首页 > 患者关注

骨质损伤程度与病情程度关系?如何修复及重建?

全国强直专业诊疗医院

  临床数据显示,全国约450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约有15-100万患者因不同程度的骨质损伤导致残疾,其中,15-20万患者为重症残废。这类患者多因治疗理念的落后和治疗方案的局限性,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该如何治疗?患者骨质受损程度与病情程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1先来看一组我院AS患者的研究案例

 

  选取近期在我院收治的16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脊柱骨质受损程度进行研究。

640.webp.jpg

  结果显示:在163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26.84±6.46)岁,平均病程为(4.94±6.72)年,其腰椎骨质受损比例为59.63%,胸椎骨质受损比例为0.11%,颈椎骨质受损比例为26.98%,腰椎骨质受损更为常见;

  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质受损程度增加。

 

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受损程度及其与病情程度关系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质受损分布以腰椎为主,且患者病程与骨质受损程度呈正相关。

 

  尤其是强直中晚期患者,更应该偏重骨质检查和骨质修复。由于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患者的脊柱活动受限,外出减少,导致接受的日照少,常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应做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检查。一旦出现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自身要注意修复骨质,恢复功能。

未标题-4(3).gif

3传统治疗在修复骨质方面的误区

 

  传统治疗对于患者骨质修复一般采取使用钙剂、维生素D之类的药物,这类药品中,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它们可以为骨的形成提供原料,但骨质受损后光靠补钙和维生素D是远远不够的。

640.webp (1).jpg

  事实上传统治疗对于受损骨质的修复始终停留在自我修复层面,首先传统治疗对于关节腔内无菌性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清除,更别说了,药物及营养供给通道也依旧没有打通,因此,已受损的骨质始终无法得到修复,病情不断加重。

 

4骨质受损程度和恢复程度如何判断?

 

  专家讲解:患者在治疗前想要判断骨质受损程度及治疗后骨质是否得到修复,那么详细的具体数据和指标是必不可少的。

 

  专科检查设备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它可通过接收人体各部位组织、骨骼、关节、脊柱等发出的远红外线,经计算机处理成一张不同颜色和数据显示的导致骨质受损的无菌性炎症示意图,实现炎症可视化,医生和患者都可眼观炎症的分布、多少、为实现袪炎以及修复受损骨质打下基础。

 

强直患者具体如何修复骨质及恢复正常功能?

 

首先:

  通过微创针镜下精确定位,通过针镜内精细设备解除病灶处粘连韧带、松解筋膜,解除肌肉痉挛。同时,采用高频水针治疗仪植入生物肽、酶等活性物质,消融滑膜增生增厚组织,恢复原状,确保其血液畅通和营养物质供应。疏通关节囊壁血管,关节部位支撑力增加,减轻/消除疼痛。

 

接着:

  采用净化祛炎生物仪将O3、单原子氧、羟基-OH等高活性、高氧化性祛炎物质导入到关节腔病灶部位,溶解、氧化附着点无菌性炎症及免疫复合体(B27),抑制自由基对关节软骨、成骨破坏,消除关节水肿。消除疼痛,解除关节僵硬、受限等临床症状

 

最后:

  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仪等促血循设备,促进关节周形成高血运,加速坏骨吸收,诱发成骨细胞移动和新骨组织形成,护肤关节关节微环境修复受损骨质,重建关节功能。使得关节自如,弯腰、下蹲等活动恢复正常。

未标题-4(3).gif

98%的强直患者在关注:

医院品牌

倡导强直规范化诊疗

专注于AS诊疗

强直性脊柱炎专业医院

省医联体诚信医院

建立全科与专科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风湿联诊中心

带动强直诊疗水平的提高

医教研协同发展

极开展临床教学实践,提高科研技术水平

京沪豫强直名医联盟

强直名医专家助阵、提升患者康复的信心

定期开展AS医学交流

分享临床经验,探讨典型案例、共研共享AS技术

倡导强直规范化诊疗

专注祛炎治痛

多位专家 联合诊断 科学、系统 化治疗 查治并重

医生团队

专科+全科多学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