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成果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技术——治疗体系

全国强直专业诊疗医院

  原理介绍:


  众所周知,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在关节、根在免疫的疾病。由于环境、外伤、遗传、感染等因素导致免疫系统紊乱,从而破坏了免疫细胞和关节细胞的平衡关系,产生大量的无菌性炎症附着在关节周围。随着关节附着点炎性物质刺激骨质以及增生增厚形成骨桥,会诱发疼痛、晨僵、肿胀、呼吸困难、颈椎活动受限、驼背等不适症状。

 

  简单的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适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关节附着点炎性物质刺激或增生增厚导致的;而无菌性炎症的产生又是因为免疫系统因外伤、感染、遗传等因素导致失衡所致。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要想治好必须从免疫系统和关节附着点炎症同时入手才能治好,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等风湿免疫病,要想治好必须要标本兼治:


  1、清除关节腔内的无菌性炎症,使疼痛、晨僵、活动受限、驼背等症状消失。(治标的方法)

  2、为了阻断症状的反反复复,必须要从根源入手,使“免疫系统”恢复正常。(治本的方法)

 

  治疗体系治疗步骤:


  第一步:"治疗体系"四层祛炎净化修复疗法。"治疗体系"相比药物、生物制剂以及其他的治疗方法,祛除关节腔内的无菌性炎症更为,历经四层深度祛炎,可使炎症导致的疼痛、肿胀、晨僵、粘连、融合、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消失。具体层次如下:

  第一层:重点祛炎,快速祛痛。根据强直性脊柱炎发展规律以及累及关节,骶髂关节疼痛和晨僵现象尤为明显,所以第一层利用"活性肽"对无菌性炎症的高溶性介导到骶髂关节和脊柱进行重点祛炎。2-3个小时,疼痛消失,1-3天晨僵现象消失。

  第二层:净化炎症,所有不适症状消失。临床上很大一部分患者除了骶髂关节疼痛和脊柱晨僵外,还伴有胸椎呼吸困难和颈椎活动受限等其他不适症状。因此治疗体系除了对骶髂和脊柱祛炎外还需对颈椎和胸椎关节腔内的无菌性炎症进行净化,从而使由于炎症导致的疼痛、肿胀、晨僵、融合、粘连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消失。

  第三层:修复破坏骨质,为治好打下扎实基础。炎症较长期附着在关节周围定会侵蚀骨质造成损伤,因此活性肽在清除无菌性炎症的同时还对受损骨质进行修复,为从根本将免疫系统调节平衡打下扎实基础。

  第四层:防御炎症,参与细胞生长。介导在体内的活性肽有效抵御了炎症的再次入侵,较长时间内(2-3年)使由炎症产生的不适症状不在出现,为免疫系统的调节争取了更长、更有效的时间。

  第二步:T淋巴修复疗法:抽取患者100-200ml血液进行Th1/Th2细胞因子分离,再进行培植、净化、回输,其目的是降低Th1细胞因子分化,浸润Th2细胞因子,使Th1/Th2细胞达到平衡,从而使免疫系统恢复平衡,从根本上解决病情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的难题。通俗的说就是用强直性脊柱炎自己的血来调节免疫系统。(注:强直性脊柱炎浸润除了使用药物浸润以及炎症灶中各种炎细胞浸润外,其他任何浸润对机体都是有害的)

 

483508aabe6058760c51b43f288a28ee.jpg

 

       治疗体系五大优势


  1、多学科立体、辩证治疗:
  结合分子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药理学、生物物理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细胞学等各学科知识,立体综合治疗风湿免疫病,做到不使用任何带有激素药物的情况下,迅速解决疼痛,防止复发。

 

  2、调节免疫平衡,防止复发:
  通过净化、培植的自体T淋巴细胞回输体内,不仅可以调节免疫失衡,还可阻断致炎因子的再次入侵,修复受损伤的细胞和软骨组织,对致患部位进行修复。健全患者免疫保护机制,防止疾病再次复发。治疗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实现康复。

 

  3、安全无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
  运用的是自身的细胞,不含激素、副作用,打破了传统抗风湿药物、生物制剂等对肠胃的损伤及过度抑制导致的免疫缺损等弊端。

 

  4、标本兼治,治愈率高:
  清除炎性物质,调节免疫平衡,双管其下,避免传统疗法“只治其一,忽略其次”的避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告别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问题。研究表明,有效治愈率达98.29%。


>>>更多技术问题>>>详询
在线医生

 

 

 

 

 

 

98%的强直患者在关注:

医院品牌

倡导强直规范化诊疗

专注于AS诊疗

强直性脊柱炎专业医院

省医联体诚信医院

建立全科与专科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风湿联诊中心

带动强直诊疗水平的提高

医教研协同发展

极开展临床教学实践,提高科研技术水平

京沪豫强直名医联盟

强直名医专家助阵、提升患者康复的信心

定期开展AS医学交流

分享临床经验,探讨典型案例、共研共享AS技术

倡导强直规范化诊疗

专注祛炎治痛

多位专家 联合诊断 科学、系统 化治疗 查治并重

医生团队

专科+全科多学科联合诊疗